<ruby id="db9db"><dfn id="db9db"></dfn></ruby>
      <p id="db9db"></p>
      <pre id="db9db"></pre>

        <p id="db9db"></p>

          <span id="db9db"><ol id="db9db"></ol></span>
          首頁 新聞資訊 行業新聞

          貴州雷山:“五個注重”擦亮鄉村旅游品牌

          發布:企劃   來源:天景嘉懿   瀏覽:96    日期:2022-08-21

          年來,針對“區域面積小縣、人口資源小縣、經濟總量小縣、生態資源大縣、旅游資源大縣、苗族文化大縣”這一縣情,貴州省雷山縣充


          分利用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兩個寶貝”,堅定不移實施“生態立縣、文化興縣、旅游強縣、城鎮帶縣”發展戰略。今年來,緊密結合黨史學習教育“我為群眾辦實事”實踐活動,著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創建、西江苗寨5A級景區創建以及大力發展民宿產業,有效促進了鄉村旅游的提質升級和高質量發展。


          01

          注重轉型升級發展,

          全力推進全域旅游示范創建步伐

          為搶占先機,充分利用好縣域生態環境和民族文化資源等優勢,大力實施旅游扶貧發展戰略,雷山縣委、縣政府高瞻遠矚,提出了實施“全域旅游”的戰略決策,將發展鄉村旅游作為促進更多群眾實現就業和增收致富的重要舉措來抓,結合雷山實際精心編制了《雷山縣鄉村旅游扶貧規劃》《雷山縣旅游扶貧實施方案及十個子方案》《雷山縣全域旅游發展規劃》等系列規劃、方案。同時,及時成立了以縣委書記、縣長任雙組長的全域旅游化創建工作領導小組,集中整合全縣資源,全力提升全域旅游服務質量,積極開展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成功開通各景區直通車,建立智慧旅游指揮平臺,打造游客集散服務中心5個,建成旅游生態停車場13個,設立旅游咨詢點82個,建設旅游公廁52座,旅游全景、交通、導覽等標識標牌618塊,加大雷公山景區和大塘景區的開發力度,全域旅游化轉型升級發展在政策設計、機制保障等方面得到強力支撐,確保了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順利通過省級、國家級評估驗收。

          02

          注重品牌宣傳效應,

          著力塑造雷山旅游發展良好形象

          以“吸引眼球、聚焦雷山”為目標,依托“中國苗族文化中心”“世界苗族文化休閑度假體驗中心”等品牌,積極通過互聯網、電視、報刊、微信及字節跳動、新浪、騰訊等各大新媒體多途徑對外宣傳雷山,深度展示雷山縣15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宣傳推介68個特色傳統村落群;每年統籌整合相應的專項資金,全面宣傳推廣“天下西江·富美雷山”的旅游品牌,先后組織推薦隊伍赴北京、上海、重慶、廣州、深圳、杭州、香港、澳門等客源地開展宣傳推介,還遠赴韓國、日本、美國、德國等國外進行市場營銷,打響“世界苗族文化休閑度假體驗中心”品牌,增強市場爭力。另外注重民俗活動促宣傳,已連續20年舉辦中國·雷山苗年,促成雷山苗年節成為集中展示苗族文化的一張“金名片”,同時通過爬坡節、吃新節、姑媽回娘家等民俗活動,不斷豐富文化產品形態,提升游客參與度。通過開展立體化旅游宣傳與營銷,雷山知名度和影響力逐年提升。

          03

          注重展示平臺打造,

          充分彰顯苗族文化獨特魅力光芒

          被譽為“苗族文化中心”的雷山,生態環境優良,民族文化濃郁,境內各苗族村寨的游方、飛歌、斗牛、板凳舞、蘆笙舞、古歌演唱、服飾展演、苗繡等民族文化豐富多彩,目前全縣有苗族飛歌、苗族刺繡等15項國家級“非遺”,有68個村寨被列入中國傳統村落保護名錄,是全國獲得國家級“非遺”最多、國家級傳統村落密度最大的縣份。該縣充分利用和發揮苗族文化的優越性和獨特性,讓生態自然景觀與民族文化相互融合、相得益彰,有力推動了全縣鄉村旅游業發展。以機構改革為契機,推動文旅深度融合,打造了“美麗西江”“蝴蝶媽媽”等一批民族文化精品劇目,并逐步推向旅游市場常態化演出;引進了網易嚴選,幫助打造特色民族文創產品;推出了全國首部苗族大型山水實景演藝“西江盛典”;在城南特色小鎮建成了“蝴蝶媽媽的世界”非遺產品扶貧車間,開發民族文創產品。全縣文化產業增加值占地區生產總值比重達8.3%,位列全省第2位。

          04

          注重5A級景區創建,

          提升西江千戶苗寨景區輻射功能

          自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該縣把西江千戶苗寨景區創5A級作為檢驗“我為群眾辦實事”的一個重要抓手,強化創建領導,形成創建合力,將學習教育成果轉化為創建西江5A級景區的強大動力。成立了由縣四大班子主要領導擔任組長的創建工作領導小組,從有關部門抽調精干人員組成10個工作專班。實行“書記月調度、縣長半月調度、領導小組辦公室周調度”的工作機制,緊盯問題、短板、進度、目標等進行調度,采取領導小組主導、部門聯動、分級負責、無縫銜接、全面覆蓋、職責到人的“網格作戰”模式,對標對表、倒排工期,查缺補漏、合力攻堅,全力抓好5A創建工作。通過5A級景區創建,不斷提高西江千戶苗寨景區服務能力和水平,輻射帶動和重點打造干榮、營上、連城、控拜、麻料、白巖、烏東、格頭、毛坪、南猛、烏流等周邊村寨發展鄉村旅游,有效加快和推動全縣旅游產業化發展步伐。西江景區輻射功能顯現,2021年1-9月,西江景區接待游客356.03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7.45億元。“十·一”黃金周期間,西江景區接待游客18.08萬人次;郎德景區接待游客0.91萬人次;雷公山景區及其他村寨接待游客5.74萬人次。

          05

          注重民宿產業發展,

          推進邊遠地區民族村寨鄉村振興

          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秉承保護為主、適度開發的原則,處理好發展民宿與生態環境保護的關系,優先考慮傳統村落、旅游資源較好的村落,在不破壞村落環境、民俗文化和整體建筑風貌的基礎上,鼓勵地處西江千戶苗寨、雷公山、郎德等景區周邊交通便利、基礎設施完善的特色民族村寨優先發展民宿產業。加大統籌力度和整體規劃,分步驟、分階段推進實施。自2020年起,每年擬投入200萬元的民宿發展專項資金,重點開發2個村精品民宿,完成民宿改造和新增100戶、客房數500間。在“全域旅游化、全縣景區化”的規劃引領下,目前,雷山縣丹江鎮白巖村、西江鎮龍塘村和白碧村、大塘鎮咱刀村、方祥鄉格頭村和雀鳥村等鄉鎮、村的民宿業都在風生水起,全縣民宿共有600余家,接待床位數13000多張,住宿業形態逐年豐富,有效促進鄉土資源開發利用,推進鄉村休閑度假旅游業的發展,讓越來越多的村民吃上“旅游飯”,雷山縣也被評為“十大中國鄉村民宿發展示范縣”。
          通過大力實施“全域旅游”和發展民宿產業,推進西江千戶苗寨5A級景區創建,雷山縣旅游業取得了長足發展。經縣文旅部門測算,2021年1-9月,全縣旅游接待總人次872.9萬人次(其中西江接待游客356.03萬人次),同比增長373.91%,實現旅游綜合收入91.9億元,同比增長486.85%?!笆ひ弧眹鴳c假期間全縣共接待游客32.61萬人次,實現旅游綜合收入3.04億元,同比增長21.36%和17.37%。目前,全縣從事旅游行業人員已超過5000人。
          如今,雷山縣域逐步形成了“民族村寨+民族風情+旅游”的鄉村旅游發展模式,旅游產業效應凸顯,成為黔東南州乃至貴州省鄉村旅游扶貧的典型樣板。



          原標題:雷山縣:在“五個注重”中推進鄉村旅游高質量發展


          久久嫩草一级337p无码专区|久久久无码精品亚洲午夜电影|色欲视频一区二区三区在线观看|亚洲AV福利天堂在线观看不卡

            <ruby id="db9db"><dfn id="db9db"></dfn></ruby>
              <p id="db9db"></p>
              <pre id="db9db"></pre>

                <p id="db9db"></p>

                  <span id="db9db"><ol id="db9db"></ol></span>